北京航天医院

返回

首页 >> 科室一览 >> 感染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与超人们同行

发布时间:2020-03-10 12:30:02 来源:感染科 作者:李瑞

2019年3月,我离开了热爱的临床一线,来到发热门诊工作,转眼快一年了。本打算春节前多值两个班,然后带孩子回一趟山西老家,看望年迈多病的父母。然而不知不觉中我被卷入了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巨大的漩涡之中……

1月中旬,患者人数节节攀升,关于武汉肺炎疫情的消息,让我开始隐约有些不安。1月22日,总医院迅捷、全面地部署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工作,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李锋主任亲临现场,指导防护升级,至此,猴服、护目镜、N95口罩全部装备齐全。

1.1.png

疫情爆发后,发热门诊的主要任务是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士的职责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最大程度地降低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交叉感染的机会。这与“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的南丁格尔誓言高度契合。

消毒杀菌工作是当前的重中之重,除了地面消毒归清洁工外,其余工作均由当班护士执行,包括每日配置更换消毒护目镜、使用消毒液擦拭日常用品、医疗器械等物品表面;尽量开窗通风,降低屋内空气中病原体浓度;寻找时机打开紫外线灯做好空气消毒,患者返回时迅速关掉,防止灼伤双眼。

确诊患者离开后的终末消毒是最严格的:包括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的收纳、标识、运送;使用高浓度消毒液擦拭所有物品表面、地面,重点处理血液、体液、呕吐物污染区域;使用气溶胶喷雾器喷消毒剂消毒墙角、床下、桌下等死角,关闭门窗1小时,紫外灯消毒2小时。整套程序下来得忙活1小时,等候2小时,需要大夫和护士共同来承担这份劳累和风险。

1.2.png

分诊和维持秩序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最费精力,难之又难。 究其原因还是大家的恐慌情绪,诊室满满都是人,都想早看病,早离开,喧闹、加塞、拌嘴屡见不鲜。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维持正常就诊秩序,我逐步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把诊室门关起来,让大夫单独面对一个患者和最多一个家属。诊室外排两队,一队新患者,一队看结果的患者,人和人间隔一定距离,一队一人,轮流进诊室问诊,大部分患者开始安静等候。我不停忙碌着,引导刚来的患者在自助机上挂号,测体温,粗略询问一下有没有湖北旅居史或确诊患者接触史,初步判断需不需要紧急处理,讲讲现在的大环境,求得患者的理解。有看结果的患者等着急了,我利用我的所学告知患者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居家隔离的政策和操作办法。对于年老体弱的,我会征求大家意见,尽量安排他们优先看病。有需要喝水的,我会倒一杯温水送到患者手中。这样一整天不停沟通,晚上嗓子都哑了,但诊室变得井井有条了。

上24小时班、日门诊量激增到95人次时,明显感觉身体有点吃不消,没有时间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汗水浸透了衣衫,耳朵被口罩勒得生疼,护目镜被雾气弄得模糊不清……通体不适,加上个别患者把焦虑烦躁的情绪倾泻在护士身上,我的心态也曾到达失衡的边缘,烦闷、委屈一拥而上。

说实话,面对疫情我也害怕过,后悔过,毕竟父母年迈,女儿才五岁,但每每看见2万多名护士姐妹无怨无悔地驰援湖北,那骨肉分离的苦,那无奈睡姿的辣,那隔窗大V手势的酷,那摘下口罩灿烂微笑的甜,那一个个逆行的背影深深地刺激着我的内心,其实哪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群普通人,穿着白衣,学超人的样子助人罢了!好看的猴服千篇一律,高尚的灵魂万里挑一!一次次泪流满面,一次次想奔赴武汉与他们同行,南丁格尔的格言历历在目,希波克拉底誓言犹在耳畔,其实现在的我已经和超人们站在了一起!

我背着家人同事悄悄退了大年初一的火车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作为感染科最年轻的党员,因老党员们的信任,我成为党小组组长,我必须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坚守奋战在一线,让党旗在这里高高飘扬。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党员的初心,这就是护士的天职。身前有病魔,身旁有战友,身后有组织,在抗疫火线,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最初的医学誓言,把初心和使命展现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今天比昨天好,这就是希望!

感染科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