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医院

返回

,欢迎访问北京航天总医院!

传承工匠精神 铸就医者仁心 ——记总医院干部医疗科优秀护士沈小波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4-08

2_4.jpg

不断自我学习成长的“工匠精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洁净的干部医疗科病房里传出优美的诗歌声,还伴随着老人爽朗的笑声,护士沈小波和老人一人一句,诗兴盎然。在了解到702病房的郭老先生喜欢诗词歌赋,内秀的小波本来就喜欢写诗写文章,又利用休息时间重温以前读书时背诵学习的诗歌散文,一有空闲时间和郭老先生兴致勃勃地吟诗作对,老先生住院期间每天都神采奕奕,感觉遇到了久违的知音。

“I'll test your blood pressure.”“May I examine your tummy, please?”沈小波用英文跟患者胡老先生轻声说,“OK,OK.”99岁的胡老先生高兴地连声答应着。胡老先生出院时还给干保科手写了一封英文感谢信,表扬干部医疗科护士素质高,好学,有爱心和责任感……老先生请小波帮自己逐字逐句校对,修改所有的语法错误。据悉,加拿大约克大学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在使用双语的人身上出现得更晚。总医院干部医疗科前来住院的多数是离退休的知识分子,很多老同志了解到“学英语预防老年痴呆”之后,在生活中特别喜欢使用英语交流。为了让老人学有所用,沈小波利用业余时间把丢失多年的英语捡了起来,一幕幕英文交流在干部保健科病房上演着。小波记下英文爱好者的病房,查房和护理时争取全程和他们用英文对话,老人们平时学习的英语有了使用环境,特别开心。

谢丽娟护士长带队参加医护知识竞赛,小波利用休息时间查询资料,认真准备,是竞赛中的头号种子选手,答案信手拈来,对答如流。为了患者心理健康,小波还自学了心理学,每天查房时她都全方位关注老年患者的情绪、饮食,如果发现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小波就会柔声开导、劝慰。为了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她还专门找大夫学习诊断常识,向医生请教“湿罗音”、“鼓音”,如何读取CT、核磁影像记录等等。

 

为患者做好每一个份外细节的“工匠精神”

2014年入职的沈小波今年24岁,来自一个朴实的普通家庭,“用心”是大家对她最大的评价,她永远温和耐心友善,为患者设身处地着想,不让他们住院期间留下一点点遗憾和不满。听到病房的铃声呼唤,她都是像风一样地跑着去病房,只想“再快点,再快点,不要让老人等我时间太久”,因为干部医疗科的患者多数为具有慢性病的高龄老人,特殊化需求比较多,小波根据每位住院患者的特点,逐条记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注意事项,比如慢性病药服用,口腔护理,管路护理,翻身拍背吸痰等。推老人去其他科室做各项检查,小波也全部都自己一个人搞定,在小波看来,这些都是自己分内的事情,“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我应该做的”,她觉得让患者家属去做这些事情都是给人家“添麻烦了”。她自带一种让人放心的气质,浑身上下写满“安全感”。

今年三月份时,干部医疗科收治了一名前来北京旅游的瑞典籍华人患者,患者是来中国内蒙旅游,因骑马不慎摔伤导致右臂骨折,连夜乘飞机抵达北京,慕名前来总医院治疗,带着年仅十岁的小女儿,小波怕小女孩自己一个人孤单,克服了语言上的困难,每天利用闲暇时间请小姑娘到护士站聊天,轮流给她讲故事,安慰她。小姑娘渐渐打开心扉,和护士姐姐们都成为了好朋友。在了解到小姑娘来北京之后还没有吃到烤鸭的遗憾,小波立刻自己花钱打包烤鸭回来送到病房。一个月后,患者已经康复,出院之际小姑娘和家人特别感激她,还盛情邀请她到瑞典旅行,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2017年7月,有一名住院的李老先生,住院时将抗抑郁药遗忘在家,焦急万分,得知先生的老伴年事已高,单程坐车就要一个半小时,小波下班之后安抚好老人,询问了详细住址和老伴电话,默默地查好路线,准备自己帮老人取药。取完药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路上行人渐少,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已归家,而她依然前行,送到医院后,看着老先生不再那么焦虑,满心欢喜地感谢她时,小波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空巢老人”刘老太太在家晕倒三天,屎尿失禁,无人知晓,被送往医院后,孩子都嫌脏不愿靠近,小波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给老人擦屎擦尿,老人和家属都特别感动。

小波护理过的很多患者专程找到干部医疗科高永红主任表扬她,很多老同志收到儿女送给他们的美味水果,进口巧克力,精美纪念品后,都要步行半小时来病房送给小波。在医院其他科室住院的老同志,抽空也要来科里看看小波这位“好姑娘”。

 

在大家口中,小波是一个特别勤劳肯干、热心助人的好同事,她做完自己的工作,主动帮助别人,从不闲着,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每天下班前她都要梳理一整天的工作,查漏补缺,到家时往往都要七八点了,每当谈及这些,她总是谦虚地笑着说:“这些没什么的,我也没有做过什么……”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改善自己的工艺,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沈小波的职业生涯因为敬业创新和精益专注而熠熠生辉,这就是“工匠精神”,将一切事情做到极致。在小波眼里,护理工作提供的不仅仅是医疗救治,更是温暖人心的“爱的供养”。“工匠精神”就是对沈小波工作最真实的写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职场新人的认真与努力,更看到了总医院坚持与传承的“仁韧”精神和医者仁心。(政工处 大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