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决战时刻 北京航天总医院砥砺前行(三)
总医院人在行动
一路砥砺前行
近期,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患者急剧增多,医务人员确诊数量与日俱增,截至目前,北京航天总医院已有85%以上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医院面临着医务人员剧减,患者陡增的严峻形势。北京航天总医院党委班子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号召全院广大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全力做好当前形势下各项医疗服务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最大程度保障就医秩序安全有序。
“白衣天使”轻伤不下火线,有的核酸阳性症状减轻后立即返岗接替新倒下的战友,有的始终带病坚守......
01 众人合心 保障正常诊疗
防控突然的放开导致大量医护人员倒下,消化内科也同样面临这样的情况,从12月9日到现在,已经有29位医护倒下,最严重的时候同时倒下12名护士,但为了医疗工作能够正常运行,大家带病坚持,科室专门腾出来几间病房,供大家休息,并给生病的同事订餐、送药,让生病的同事都能有饭吃、有药用。
大家坚持带病上岗,一个夜班4名护士轮流坚持上,你干俩小时我再继续上,不烧了就爬起来替换其他同事休息,每个人都声音嘶哑、咳嗽不断,但仍然很好地完成了医疗服务。为了不耽误门诊、胃镜和病房的正常工作,大家仍然带病坚持,你不行了我上,我累了他再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消化内科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医疗护理工作,没有拒收一位患者,没有耽误一次检查。
“哪怕还有一个人没倒下,也会支撑起整个科!”宋志敏护士长坚定的说。
02 勠力同心 中医显担当
中医科
中医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诊治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中医科李玲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员工开动脑筋,积极寻找对策,综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广安门中医院及国医名家的应对新冠验方,最终确定了以国医大师薛伯寿老的预防治疗方和亲测后用之有效的预防1、2号方为主的我院应对“新冠”的中医药策略。面对中草药房同事大批感染,不能正常抓药的情况,科室果断联系代煎药房,将成方送至中医科诊室,保障患者有医可就,有药可取。
同时,当科室发现不少患者抗原转阴后仍然出现咳嗽、咽痛、乏力、胸闷、头痛等症状困扰时,李玲主任当机立断,向医院申请启动中医新冠康复门诊,通过中医辨证施治,为就医人群提供精准中医药治疗服务。在科室员工相继感染不能上岗的情况下,他们主动承担起网上义诊、公众号科普的任务,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周边患者和朋友,共同抗击疫情。
特殊时期每位中医科医护人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
03 使命所然 隐藏最深的“阳人”
康复科
疫情放开前,康复科病房新收治了15名患者,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短短三天,全科人先后在发热群里报到,几乎全军覆没了!可就是不见康复科副主任刘胜达的名字。大家非常奇怪:前几天还和几位阳了的大夫一起讨论病情和班次的安排,他怎么一直回复“目前一切正常”呢?大家心想:“一定是他长期骑车穿越两个区上班,锻炼身体的结果,这个办法值得推广。”
接下来就是刘主任一个人连续几天上班、替夜班,巡视病房、安慰家属和护工、对症处理病人、在群里跟大家通报情况。
直到有能上班的大夫来替换,谜底终于揭晓:刘主任早已经查出深深的“两道杠”!为稳定军心,安抚患者,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职责所在,使命所然,这就是一名老党员,一名隐藏最深的“阳人”!致敬!
致可敬的你们
你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在危难时期的挺身而出的坚守。你们穿上白衣是雷厉风行的医者,脱掉行头,倒在床上就是爬不起来瑟瑟发抖的病人。“救死扶伤”是你们坚定的信念和毕生的使命。在疫情面前,他们用生命与热血,用职责和担当,推动着医者的风帆,践行着白衣天使的诺言。
辛苦了,这个时代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