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决战时刻 北京航天总医院砥砺前行(二)
总医院人在行动
一路砥砺前行
近期,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患者急剧增多,医务人员确诊数量与日俱增,截至目前,北京航天总医院已有85%以上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医院面临着医务人员剧减,患者陡增的严峻形势。北京航天总医院党委班子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号召全院广大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全力做好当前形势下各项医疗服务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最大程度保障就医秩序安全有序。
“白衣天使”轻伤不下火线,有的核酸阳性症状减轻后立即返岗接替新倒下的战友,有的始终带病坚守......
01 组织关怀 温暖抗疫一线
医院党委深入基层及时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全力做好职工服务保障。党委书记母林华、院长戴天然、党委副书记陈志刚先后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呼吸内科等高风险科室,送去医院党委、行政和工会的诚挚关怀和暖心慰问,向一线医务人员送上防疫包1600余个。面对自己的战友一批批倒下,医院党委班子果断决策,迅速部署,紧急改造骨外科一病区作为确诊员工“临时的家”,供确诊阳性且无法居家自行隔离的职工居住。两级工会组织发挥联动作用,慰问确诊职工共计100余人次,发放慰问物资百余份,发放防疫药品3000余盒。
随着疫情的发展,职工食堂加强餐饮公司人员的管理, 将食堂楼小隔间作为社区管控人员的临时住所,及时调整送餐模式为“无接触送餐”,最大限度地保存战斗力量。在大幅度减员情况下,为隔离病房、急诊、血透中心等多个病区职工送餐,做好一线员工的后勤保障。
02 一刻不停歇 呵护孕产妇儿平安
妇产科全力呵护“最柔软人群”,一刻也没有停歇。科室和社区直接对接涉阳患者,制定阳性危重症患者接诊预案,合理安排科室床位,保证“应诊尽诊、应收尽收”。先后共接诊阳性病人近千例,收治阳性病人100余例。科室近九成人员感染,但依然坚守岗位。王细先主任为一名阳性患者做剖宫产手术后,出现新冠症状,未完全恢复就开始上手术台,每次做完手术后自己却呼吸困难;产一周丽红护士长,虽然自己有免疫系统疾病,却是最早接收阳性住院患者的医护人员;妇科于璐护士长,在产一护士几乎全部感染时,她带领妇科护理组在产科帮忙,没有一天休息。产房汪美玉护士长更是因为人手紧张,把科室当成了家。张艳婷医生最早接诊阳性患者,她感染退烧后一直坚持出门诊;王晓婵护士,家里人感染也无暇顾及;宋飞护士家里孩子不到两岁,感染引发高热只能咛嘱家人小心照顾……
严峻疫情下,儿科发热患者与日俱增,每日接诊量高达150人次,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防线。12月17日,全科几乎同时出现高热,但为了响应“不停诊”的号召,60后温鸿飞主任顶着高烧率先承担新生儿24小时连班,之后体温稍微下降些的杨仕进大夫接替温主任……咳嗽声儿此起彼伏,同事们相互鼓励,最终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03 共克时艰 加班加点保重患
12月22日晚10点,内分泌科病房灯火通明、步履匆忙,全员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随处可见穿梭在各个病房的忙碌身影。
为缓解急诊科以及呼吸内科床位和医护人员满负荷运转的压力,内分泌科作为医院首批改造的应急病房,收治需住院治疗的呼吸疾病患者。这是他们的首个收治患者之夜。短短六小时,由于骨科搬离内分泌病房之后腾挪出来的20张床位瞬间被急需住院的呼吸疾病患者填满,并且为满足患者的迫切需要,科室尽最大努力在仅有的空间又增加了3张床位,当天一共紧急收治了23名患者住院治疗。护士们忙着登记录入、分配床位,医生们快速问诊了解病情、还要随时抢救危重患者,下医嘱和书写病历,护士们紧跟其后,马不停蹄的给患者抽血气、吸氧、做雾化、吸痰、翻身拍背协助患者排痰,执行一页又一页的医嘱......她们忙而有序,累却依然坚守着。
此时,距离医院做出此项决定过去不到1天,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用全力以赴的工作状态支持响应总医院的抗疫工作部署;此时,内分泌科感染的医护人员还有一半没能上班,当天只有4名医生,6名护士在岗,还是症状刚刚减轻重返到工作岗位,就全身心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她们没有抱怨,没有喊累,用巾帼不让须眉的刚毅,用柔弱的身躯撑起战“疫”的“半边天”。
04 主动担当 全力出击抗疫情
神内科
疫情就是命令,救治就是责任。急诊科大量新冠阳性病人,病情危重,急需救治。神经内科主任兼支部书记王海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亲自到急诊科会诊,回科室后立即号召大家,尽全科最大努力收治急诊科病人,最多一天收治了16个病人,其中新冠阳性病人10人。这极大的缓解了急诊科的压力。
科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强忍身体的不适救治患者。柴君丽护士长,白班加夜班,连续作战,咽痛,吃了药以后继续坚持,直到出现高热,才在大家的劝说下回去休息。护士关星宇,症状较轻,连续值了3个夜班,也毫无怨言,白天住在科里,有护士发热,继续顶上。护士屈利君、王卉,坚持住在科里,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照顾其他同事,及时补位。刘洁医生,感染后没有休息一天,夜班继续坚持,白天管理阳性病人,从不退缩。医生组长巩忠,自己发热,也不休息,只有孩子发热,才不忍心请了两天假。医生组长袁丹医生,管理阳性病人,自己冲在最前面,成功救治了多名危重新冠病人,周末还暖心地为大家送药,送食物,让大家倍感温暖。神经介入团队,在身体尚未痊愈的情况下,坚持完成多台神经介入手术,手术下来以后,全身湿透,感觉要虚脱了......
致可敬的你们
你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在危难时期的挺身而出的坚守。你们穿上白衣是雷厉风行的医者,脱掉行头,倒在床上就是爬不起来瑟瑟发抖的病人。“救死扶伤”是你们坚定的信念和毕生的使命。在疫情面前,他们用生命与热血,用职责和担当,推动着医者的风帆,践行着白衣天使的诺言。
辛苦了,这个时代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