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医院

返回

首页 >> 科室一览 >> 神经外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以我所学 护佑生命

——神经外科成功开展总医院首例小儿PICC置管术

发布时间:2023-03-10 09:55:06 来源:神经外科 作者:李少兰

近日,总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8岁患儿开展PICC置管术,打开了生命通道,填补了总医院小儿PICC置管技术的空白。

PICC置管技术可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减轻患者疼痛,为患者提供静脉输液治疗,为很多患者解决了输液困难的难题。

一位8岁的患儿乐乐患有脊柱裂、脊髓栓系综合征和脂肪瘤,该病极大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且乐乐已经出现了肢体发育异常,由于术前长期静脉输液已经导致孩子血管损伤,伴随静脉炎,术后患儿需要联合用药长期治疗,而外周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较短,为了保护血管、减轻患儿和家长的痛苦,PICC 置管迫在眉睫。

因小儿PICC置管术技术难度大、操作过程较复杂,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儿童PICC置管穿刺及护理是护理领域的一大挑战。术前如何建立安全有保障的静脉通路,辅助手术顺利进行,如何患儿减轻穿刺痛苦成为我们术前讨论和护理团队首需解决的问题。

经充分讨论,庞克军主任、郑典刚大夫、田立立护士长与护理团队最后一致决定支持建立PICC导管。面对首例小儿穿刺挑战,我们不惧困难;面对家属的疑惑及不安,积极解答安抚;面对孩子的恐惧,我们换位思考,用孩子易懂的语言和亲切的关怀减少她的恐惧。

 前期我们向家长详细讲解了 PICC 的各种对比优势及注意事项,得到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告知PICC置管的过程、置管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家属分析存在风险的同时,也努力给家属树立信心,告知我们此项技术已经很成熟,应用的案例也很广泛,与家属建立信任。

微信图片_20230313090800.jpg

操作时,李少兰护士首先使用超声仪器评估查看血管情况,准备穿刺用品,面对未知的困难,李少兰沉稳冷静,严格无菌操作,为减轻乐乐的痛苦,她一边操作,一边安慰道:“宝贝可能会疼一下哦,阿姨轻轻的,就像小蚊子叮了你一下。”亲切的话语让乐乐充满安全感,随后送导丝、扩皮,导管流畅顺利送入,穿刺成功!

这一刻,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置管成功后的第二天,患儿顺利在电生理下完成脊柱裂脊髓栓塞系松解及脂肪瘤切除术,手术圆满成功。

正是这条PICC管路,为患儿中长期输液或注入刺激性药物提供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损伤,保证了治疗效果,也规避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目前,该PICC管道通畅,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每次去病房护理乐乐时,孩子父母一再表示感谢,坚强孩子也日渐活泼开朗。

此次小儿置管填补了总医院儿童置管的空白,也标志着总医院静疗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