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医院

返回

首页 >> 科室一览 >> 营养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润心科普|健康吃粽 端午安康

发布时间:2025-05-27 13:48:16 来源:临床营养科

端午节是古人驱赶瘟疫、祈求安康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不仅能传承文化,还蕴含着古人养生智慧。不过粽子虽好,也要吃得健康。

粽子有什么营养?

1.jpg

1.从中医角度:糯米性温味甘,可以补中益气、健脾开胃,粽叶性凉,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

2.碳水化合物:粽子富含碳水化合物(约75-80%),可快速提供能量,但升糖指数(GI)较高,血糖不稳定者需控制摄入量。

3.蛋白质:粽子中的馅料如肉类(五花肉、火腿)、豆类(红豆、绿豆)或蛋黄,可提供一定量的优质蛋白。

4.脂肪:肉粽、蛋黄粽的脂肪含量较高(尤其是饱和脂肪);一个中等大小肉粽可能含10-20g脂肪,需注意热量控制。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正常成人推荐使用油摄入量为25-30克。

5.膳食纤维:若添加杂粮(如糙米、藜麦)或豆类、红枣,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有助于消化。

6.维生素与矿物质:糯米含少量维生素B1、B2;肉类和蛋黄可提供铁、锌;豆类、粽叶(如竹叶)可提供微量钾镁等矿物质。

注意

1.热量:一个中等粽子(100g)热量约200-253kcal,具体取决于馅料。甜粽(如豆沙、蜜枣)和肉粽热量较高,碱水粽、白粽热量相对较低

2.消化负担:糯米中的支链淀粉黏性高,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胃胀、反酸,肠胃功能弱的病友、老年人和儿童要尽量减少摄入。

3.高糖高盐:甜粽含糖量高,咸粽可能添加酱油、食盐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选择。

营养医生建议粽子的关键吃法

2.jpg

1.趁热吃,别贪多

要充分加热粽子,避免冷吃。最好一次进食不超过一个拳头量大小。全天食用不超过150g(约一个半粽子)。食用时候要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不然会加重消化负担。

2.选对口味和馅料

建议优先选择杂粮粽(如燕麦、紫米)、低脂馅(鸡肉、香菇)或植物性馅料(红豆、南瓜)。

肉粽因添加了五花肉、蛋黄等,能量密度高。咸蛋黄、五花肉也是高钠、高脂食物。对于患有胆囊疾病、慢性胰腺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超重肥胖等病友来说,建议少食用或者不食用。

甜粽没有额外的钠盐和脂肪负担,但是对于豆沙、蜜枣馅料的粽子(单粽可达30-50g添加糖),要注意添加糖的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添加糖摄入量一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约6块方糖)。

3.合理搭配更健康

★特殊人群注意★

糖尿病患者:选择杂粮粽,控制总量摄入,避免加重代谢负担。在进食前可以先吃一些时令蔬菜和蛋白质类食物,增加饱腹感和延缓血糖升高。并减少等量主食的摄入。

心血管疾病患者:减少高脂、高盐粽子,避免加重代谢负担

减肥人群:用粽子替代主食,应减少其它碳水摄入,避免热量超标。

3.jpg

端午食粽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习俗,承载着人们对平安健康的永恒期盼。在品味软糯清香的粽子时,不妨将健康理念融入其中,让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科学饮食智慧相得益彰。愿这份承载着祝福的时令美味,既能唤醒记忆中的端午情怀,又能为身心注入安康能量。祝大家端午安康,岁岁皆平安!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