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医院

返回

首页 >> 科室一览 >> 急诊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给急诊科医务人员的一封信——致我最亲密的战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17:05:47 来源:急诊科 作者:孙艳艳

大家好,我是一名急诊科的护士,毕业至今就在急诊科工作,将近17年了,一直有很多人问我,急诊科那么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为什么你会选择在这里工作。其实急诊科对于我,对于每一位医务人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场所,更有着大家都真心认同的工作氛围,这个充满刺激与温暖的战场,正因为有着每一位战友而更有意义。今天,我谨以此文,献给一直坚守在急诊科工作的,每一位亲密的战友。

微信图片_20220512164545.jpg

众所周知,急诊科的节奏是紧张的。医务人员和消防员是一样的工作节奏,前一秒在谈笑风生,下一秒已经进入战斗状态,所以咱们急诊科的人都非常的善变,有的护士会搬不动饮水机的水桶,但是却能没有丝毫犹豫地为200多斤的患者挪床。医生上一秒还在有说有笑,讲述前一天郊游趣事,救护车警笛声刚响起,全体上下就已经做好了迎接患者的准备。

急诊科的工作是繁重的。就诊的患者大多都是急危重症,医护人员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处理病情,大家都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但是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给患者提供最好的,专业的帮助,为患者赢得抢救的先机。我们每个人都深知,一位患者对于家人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不论他什么身份,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高矮胖瘦,他的生命都无比珍贵。正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一位位患者恢复健康,一条条生命转危为安,我们肩负如此重要的使命,无比荣幸和幸福。

在履行使命的背后,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位战友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急诊科有43名医务人员,最大57岁,最小的才21岁,大家都是父母眼里的乖宝宝,是孩子心里的顶梁柱。但是每一个人都为了这份使命全力以赴,共同铸就了急诊科团队的底色。由于工作繁忙,有的人累的腰肌劳损,有的人心律失常,有的人睡眠紊乱,有的人累的大哭,甚至有的人累到低血糖,但是当需要上阵抢救患者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犹豫和退缩,大家总是齐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

微信图片_20220512164547.jpg

我所提到的急救工作,是我们急诊科的常态。近年来,疫情严峻,急诊科的团队也全力承担了院内外各种工作,这其中有:新冠疫苗接种与保障、外出核酸采样、航天飞行试验保障任务、隔离酒店支援任务、上海支援任务等等,任务多种,困难重重,但我们团队都克服了各种困难,完成好每一项工作。我清楚地记得,去上海支援任务院里的通知刚刚发到群里,在科室还没有说明具体任务的情况下,有一名护士已经在楼道中举手大声的报名,其余更多的人员都在没有成为第一个报名而遗憾。在面对北京区域全员核酸采集任务中,急诊科每次都要出7个人,护理团队的人员排不开的时候,医生团队的人员会积极补充上,当医生团队有困难的时候,护理团队也会义不容辞的接替,就这样在接力棒的传出与接受的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任务。

急诊科的团队就是这样一个敢跟生死较量的集体,更是一个懂得人间冷暖,让人开心幸福的大家庭。遇到疑似新冠患者时,高年资的人员总会首当其冲的站在前面,他们总是在想,不能让低年资的战友去冒险,总是在想,等他们再成长一些再去直面这些患者。殊不知,低年资的战友却在想,不能让老同志再这么辛苦,我们要努力去承担任何一份工作,大家就在这样的互相体谅中愉快的相处,我知道你的不容易,你体谅我的挥汗如雨。

我们就是这样,用最专业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患者,面对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我们也有深深的无力感,在抢救成功后,我们也会露出欣慰温暖的笑容。每一个人在心底深处都有着柔软的一面,而我们希望的,就是我们所抢救的每一个患者,都能快乐的与家人一起回到温馨的家中。

每天面对各种生离死别的场面,我们每个人早就把急诊的使命和担当深深烙印在心里,我们牢记肩膀上的责任,我们敬畏使命,敬畏每一条鲜活的生命。一切都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我们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团队不只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团队更是我们面对一切事情的底气。我爱我们的团队,我爱急诊科,我致敬每一位亲密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