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医院

返回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白衣为甲 一线战“疫”

发布时间:2022-05-25 15:52:01 来源:航天长征

居家办公、单位居住地点对点闭环管理……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火箭院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科研生产,奋力夺取“双胜利”,在这场斗智斗勇的战役中,有这样一群人,白衣为甲,冲锋在一线,核酸采样、驻守隔离观察点……与病毒赛跑,尽职尽责履行医者使命,他们就是火箭院北京航天总医院的医务人员。

支援核酸采集筑牢防线

微信图片_20220525153718.jpg

支援核酸采集。

“幸好早上没吃东西,不然总上厕所多耽误事儿。”5月2日,北京航天总医院影像科医生刘凯一上午完成了近千人的核酸采样任务后开心地说道。50多岁、患有糖尿病的他中午才换下层层防护服,补充了点能量。

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自4月26日丰台区启动第一轮核酸筛查以来,北京航天总医院每天派出200名左右的医务人员前往丰台区多个核酸采集点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假期也未曾间断,坚决筑牢疫情防线。

对像刘凯一样的北京航天总医院医务人员来说,从穿上防护服、化身“大白”的那刻起,他们就成了抗疫的战士,不论是气温攀升得多高、核酸采样任务多繁重、自己身体多不适,都不能让他们退缩。

微信图片_20220525153742.jpg

对支援核酸检测任务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核酸采集点人员聚集性强、交叉感染风险大。北京航天总医院医务处、护理部和感染管理办公室特别加强了对支援核酸检测任务医务的培训和指导。标本采集、试管保存、穿脱隔离衣、医疗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确保大家操作规范、做好防护,牢牢筑起对抗疫情的防线。

驻守隔离点阻断传播链

微信图片_20220525153745.jpg

进行环境消杀。

环境消杀、核酸采集、信息上报、患者转运……北京航天总医院一批又一批医务人员支援核酸检测的同时,在丰台区的集中隔离监测点里,还有另一群医务人员也在坚定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集中隔离是阻断疫情传播链的有效手段,集中隔离点的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5月1日、15日,北京航天总医院派出20名医务人员组成两支保障医疗组,分别奔赴丰台区的两个集中隔离点,开展为期1个月的本土密接和次密接人员的隔离观察工作。

北京此次爆发的疫情中密接者、次密接者的数量很多,集中隔离点的疫情防控压力大、风险大。从对隔离人员进行日常核酸检测到核酸阳性人员的转运,再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北京航天总医院保障医疗组24小时驻守、一刻也不放松。

其实,从今年1月起,北京航天总医院就已经开始派出保障医疗组入驻隔离酒店,除夕、春节、五一劳动节……每一个重要节日里,都有医务人员在默默驻守。“确实很辛苦,但一想到能保障更多人的健康与安全,心里觉得值!” 保障医疗组的一位队长说道。

保障科研生产有序进行

5月18日、19日,在火箭院图书馆一楼,即将出发的试验队员完成了两次核酸检测。为了避免试验队员与外界接触,这两次核酸采样都是由北京航天总医院的医务人员上门进行的。

微信图片_20220525153748.jpg

到火箭院院内进行核酸采样。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火箭院各项重大任务开展、各种重大会议召开前的核酸采样工作以及过程中的医疗保障都是由北京航天总医院的医务人员完成的。在各试验队执行任务期间,北京航天总医院的医务人员不但要为队员提供医疗服务,还要配合试验队和发射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这些医疗保障也让全院员工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各项科研生产任务开展更加顺利。

与此同时,北京航天总医院牢牢守住院感防控的红线、底线。尤其是本次疫情以来,北京航天总医院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加强了发热门诊的闭环管理,4到6小时内反馈发热病人核酸检测结果,在检测结果没有反馈前,发热病人全部留观,同时增派4名安保人员做好病人留观管理工作。

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继续,白衣为甲,北京航天总医院的医务人员奔赴战“疫”一线,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点亮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希望之光。

转自《航天长征》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