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医院

返回

首页 >> 科室一览 >> 骨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技术创新|北京航天总医院骨外科成功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老年椎体骨折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成形术

发布时间:2025-03-19 09:44:25 来源:骨外科

近日,北京航天总医院骨外科在主任彭海洲带领下,成功完成本院首例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老年椎体骨折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成形术(Robot-assisted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为一名因摔伤导致腰椎骨折的高龄女性患者实施精准治疗。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医院骨外科在脊柱微创技术领域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新阶段,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

高龄患者摔伤致骨折 微创技术解难题

3.jpg

患者为82岁女性,因不慎跌倒导致胸腰椎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考虑到患者高龄、骨质疏松严重,若用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经彭海洲主任团队综合评估后,决定采用国际先进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成形术,以最小创伤实现骨折复位与椎体强化。

机器人“导航”精准施术 突破传统局限

4.jpg

术中

手术中,彭海洲主任团队借助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智能三维规划与实时导航技术,精准定位骨折椎体,规划最佳穿刺路径。通过仅5毫米的皮肤切口,将穿刺导管置入椎体内,利用球囊扩张复位塌陷的椎体高度,并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结构。 

5.jpg

相较于传统PKP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将穿刺精度提升至亚毫米级,显著降低术中辐射暴露,避免神经血管损伤风险,同时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疼痛即刻缓解,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恢复效果远超预期。

技术领航 铸就骨科微创新标杆

6.jpg

彭海洲主任表示:“机器人辅助PKP技术是脊柱微创领域的重大突破,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其‘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优势,不仅提升了手术安全性和疗效,更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  

作为北京航天总医院骨外科学科带头人,彭海洲主任长期致力于脊柱疾病微创治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带领团队多次完成高难度脊柱手术。此次首例机器人辅助PKP的成功开展,进一步巩固了我院骨外科在区域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 科技赋能 守护骨骼健康

至此,北京航天总医院骨外科已全面掌握机器人辅助下脊柱、关节及创伤手术的独立操作能力,实现从术前规划到术中执行的全程自主化。

未来,北京航天总医院骨外科将以此为契机,深化智能骨科技术临床应用,推动骨科手术向“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方向迈进。团队将继续探索5G远程手术、AI术前规划等前沿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82岁高龄患者手术次日 下床走路

温馨提示

✔ 若您或家人出现跌倒后腰背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请及时就医排查骨折风险。

✔ 北京航天总医院骨外科开设“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绿色通道”,提供快速诊断与微创治疗服务。

咨询电话

1891120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