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医院

返回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学科建设|共探心脏康复协作路径——我院康复医学科与心血管内科召开心脏康复协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5-09-05 13:44:56 来源:康复医学科

微信图片_20250909134413.jpg

乘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高燃氛围,紧扣我院实际,凝聚共识,开启合作新征程。9月3日,我院康复医学科与心内科召开了心脏康复协作会议。康复医学科全体医师、康复师、护士及心内科全体医师和部分护士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康复科副主任刘胜达主持。

微信图片_20250909134432.jpg

我院康复师杨宪宇详细讲解心脏康复的必要性,国家政策支持,适应症与禁忌症、评定标准、实施流程,强调了早期康复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各种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频率和时间,以及健康宣教、随访、出院后干预,传递了心脏康复全程管理的理念。在场的各位医护人员和康复师们围绕患者康复认知、医疗政策、康复资源短缺,三大痛点做了客观分析,立足“我们能做什么”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甘丰副院长作为心脏康复中心的负责人,他认为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是临床治疗的延续,更是通过多学科协作实现患者全面康复的核心手段。结合当前医学发展及临床实践,他对心脏康复工作提出以下观点:

一、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康复体系:心脏康复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个性化方案改善患者预后。针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及心脏术后的患者,建立“评估-干预-随访”的全周期管理模式。

二、多学科协作提升康复效能:心脏康复涉及医学评估、运动治疗、营养干预、心理支持四大模块。应组建由心血管医生、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医生构成的MDT团队,定期开展病例讨论会。

三、健康宣教构建预防网络针对心血管疾病高发态势:通过健康讲座、义诊筛查、运动指导等形式,提升居民对心脏康复知晓率。甘副院长指出,心脏康复之路任重道远,但每一步坚持都在为患者重获“心”生创造可能。强调心脏康复是“患者、科室、医院三方共赢”,要求康复方案需结合我院实际,避免脱节。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李长运负责心脏康复的支持推进工作,他提出需严格把握适应症与禁忌症,精准把控康复强度,细化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监测指标,杜绝安全风险。明确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制定个体化方案,分享PCI术后、心衰、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流程与注意事项。

双方还探讨多学科协作路径,康复医学科介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中医技术与心理干预方法,心内科提出加强诊疗与康复衔接,包括营养科、健康管理等多学科协作路径。 

最后,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刘胜达总结,明确未来将以患者为核心,深化协作,推动我院心脏康复高质量发展,会议圆满落幕。